- 刘晶晶;黄慧;章固欣;
目的 探讨渐进式Ⅰ期心脏康复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围术期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80例CABG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指导,试验组进行渐进式Ⅰ期心脏康复训练指导,为期2周。通过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ing test,6WMD)、简易疲劳量表(BFI)、生活质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身体功能、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组BFI、SAS和SDS得分均较前降低,6MWD距离、生理和心理健康总分均较前升高,试验组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干预过程中试验组75%的患者可完成60%~80%的监督课程,25%的患者可完成了80%以上的课程。患者对干预过程满意度为非常满意20例,满意16例,一般4例。两组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 对CABG患者围术期实施渐进式Ⅰ期心脏康复能够改善患者身体功能、提升生活质量、调节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起规律的锻炼习惯,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2025年04期 v.46 253-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蔡传凤;林欢欢;张秀梅;洪静芳;
目的 比较间歇性运动训练和持续性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的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间歇组和持续组各30例,训练通过功率自行车进行,持续组进行持续有效负荷骑行,间歇组进行间歇期为3 min的间歇运动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理反应、功能能力、呼吸困难、心理健康以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Borg主观疲劳程度量表和Brog呼吸困难评分均较前降低,6 min步行试验距离较前升高,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干预后间歇组耗氧量、CO_2释放量和每分通气量均较干预前降低,且低于持续组。干预后两组慢性呼吸疾病问卷得分较前升高,焦虑和抑郁得分较前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36活力和心理卫生评分均较前有所改善,间歇组健康状况和社会功能领域评分较干预前和持续组有所改善。结论 间歇训练和连续训练在改善COPD患者运动能力、呼吸困难、心理健康和HRQoL评分方面具有同等效力,间歇训练在患者心肺运动负荷方面表现更佳。
2025年04期 v.46 258-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2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石颖;王晓婷;熊雪松;
目的 评估小组负责制下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效果。方法 32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60)和观察组(n=16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Barthel指数、并发症发生率、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总评分除情感职能一项外,其他各项评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QI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组责任制框架下实施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骨折患者的护理管理中有效地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改善了术后生活质量和预后,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
2025年04期 v.46 26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3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韩爽;
通过对2例卵巢癌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表明,临床药师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用药干预对于癌症患者的生活和生存期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4期 v.46 268-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